高錳鋼中元素含量和各元素性能的影響:
高錳鋼按照國家標準分為5個牌號,主要區別是碳的含量,其范圍是0.75%-1.45%。受沖擊大,碳含量低。錳含量在11.0%-14.0%之間,一般不應低于13%。超高錳鋼尚無國標,但錳含量應大于18%。硅含量的高低,對沖擊韌度影響較大,故應取下限,以不大于0.5%為宜。低磷低硫是最基本的要求,由于高的錳含量自然起到脫硫作用,故降磷是最要緊的,設法使磷低于0.07%。鉻是提高抗磨性的,一般在2.0%左右。因此只有在爐前快速、準確的對鋼水進行快速測定才能給鑄造優質高錳鋼提供必要的依據。
(1)含碳量和含錳量 鋼中含碳量過低時,不足以產生有效的加工硬化效果;而當碳含量過高時,又會在鑄態中出現大量的碳化物,特別是出現粗大的碳化物,因此為了避免析出碳化物,必須控制含碳量不得過高。
為了保證高錳鋼的性能,必須有足夠的含錳量。含錳量過低時不能形成單一的奧氏體組織;而過高的含錳量也是不必要的,生產中一般規定,WMn控制在11.0%~14.0%,WC控制在0.9%~1.3%。應該指出的是,含錳量與含碳量之間應有適當的搭配,即應有適宜的錳碳比,一般控制在Mn/C=10。
(2)含硅量 高錳鋼中Wsi的規格含量為0.3%~0.8%,硅會降低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,促使碳化物析出,使鋼的耐磨性和沖擊韌度降低,因此硅量應控制在規格下限。
(3)含磷量 高錳鋼的規格含量為Wp≤0.7%,熔煉高錳鋼時,由于錳鐵的含磷量較高,因此一般情況下鋼中的含磷量也比較高。因為磷會降低鋼的沖擊韌度并使鑄件容易開裂,所以應盡量降低鋼的含磷量。
(4)含硫量 高錳鋼的規格要求Ws≤0.05%,高錳鋼因為含錳量高,使鋼中大部分的硫與錳在熔煉過程中相互化合而形成硫化錳(MnS)而進入爐渣中,因而鋼中的硫含量經常是較低的(一般不超過0.03%),因此,在高錳鋼中硫的有害作用比磷高。
本方法適用的金屬元素分析儀有:
XY-FB微機高速分析儀 XY-FC微機高速分析儀 XY-FD電腦多元素分析儀
XY-3A智能元素分析儀 XY-3B智能元素分析儀 XY-1A 智能元素分析儀 |